《卡尔巴拉》(波兰2015),显然不同于过往所看到的伊战片。其凛冽的纪实风格,还是吸引了我,真正有让人有喘不过气的感觉。2003年以美为首的联军推翻萨达姆政权。作为北约成员国的一员,有六千波兰军队加入了联军行列,如同他们在阿富汗执行任务一样。影片就是讲一群波兰士兵,于2004年坚守卡尔巴拉市政广场的激烈交战场景,可谓慑人心魄。
虽然萨达姆被推上了绞刑架,但伊战余波并未结束,各种派别和恐怖组织混杂其中,尤以盖达恐怖组织最为凶险,对联军构成实质威胁,而什叶派萨达尔民兵武装,跟联军的冲突因为不可协调,血战频发。
在这场市政广场的保卫战中,还出现了保加利亚的精锐之师的参与,他们总体人数并不占优,联军的援军因路途阻滞未能及时赶到,敌众我寡,却在波兰指挥官卡里克的统领下,最终打败了对手。
古城卡拉巴尔,什叶派圣城。市政广场乃一个城市的象征,如果连这个联军都无力保护,反被萨德尔迈赫迪军占领,那势必闹出国际笑话。但什叶派的迈赫迪军以善战著称,并非一击即溃的草头武装。
影片虽然以此战为主轴,但不拘泥于此,其中波兰的一名军医卡米尔·格莱德因为怯战受到了处分,后来卡米尔在关押过程中,跟随一名当地看守逃跑,在看守女儿的保护下,他才得以逃过一劫。
可风云突变,善良的看守女儿如同其它小女孩一样,被迈赫迪军当作人盾,借此阻挡联军的反击,因为对手知道联军不会对平民动武,甚至敌人在清真寺架起了枪炮对联军发动袭击,联军也要犹豫再三,方可进行攻击。看守无奈带着他解救过的卡米尔,献给敌人,却没有得到回报,反而同样被当作人盾。
波兰指军官卡里克具有非凡的胆识,关键时刻,决断有力。他为了勇救那几百个妇幼平民,冒着失败的危险,亲率十几个士兵偷袭敌人藏身大本营,激烈交战后,解救平民大获成功。
那位被当作人质的卡米尔,对于看守并没无怨恨,反而投桃报李,救获了看守和他的女儿。他豁出去的勇敢行为,一扫他胆小怕死的耻辱名声,也显现了他良知的觉醒。
波兰军队以最小伤亡的代价,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问题是,波兰士兵坚守市政广场的英勇行为,碍于各方面原因,联军并未公诸于世,他们只得悄悄返回波兰。烟消云散,一段尘封并不算遥远的往事,终于揭盖了。影片的人文色彩浓厚,官兵之间,官民之间,在他国异乡,构成了一个多极视角的投射,矛盾重重交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觉。
影片近乎真实场景再现,的确让人讶异。通过此片,足见于波兰电影的优异传统,且发扬光大。他们精于叙事,擅于心理刻画,战争场面,扣人心弦,既不生硬呆板,又能收放自如。
自始至终,影片充满生动、散淡而凝聚的紧张感,处处弥漫一个军人的担当,以及人性深处的无畏光芒,这是我们在近年好莱坞影片中难以领略到的。
2016、6、27
几场战斗下来就是迷。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一天到晚在电台里喊4呼叫6,6呼叫4,36,63,结果谁也不答应,谁也不答复。没有任何两个火力小组有交叉掩护,或者配合,全部自己打自己的。寄中寄的上级从头至尾都联系不上,除了开头上级回复道路被破坏没法派遣增援以外,抗击的3天下来上级居然一点没过问现场态势。 一群矫情的娘炮,战争刚开始圣母心泛滥,清真寺旁的迫击炮不打怕伤清真寺,拿rpg的少年不打怕伤少年,打的软不拉几。打不好就无能狂怒踹墙砸东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骆驼老兵呢。 说波兰战术差,没重武器可以理解,但子弹不到百分之20时,既不出来把满地弹药抢了,也不去反击打乱敌军节奏,就纯坐着把矿泉水往头上浇。(影片里矿泉水浇头,至少5次) 评论里还有说波兰古代勇士后代的,我怀疑他有无看片,影片里的中尉从头至尾叉着腿坐在地上发愣,既没有指挥,也不敢还击,还不理会旁边受伤老兵让他把近在咫尺的rpg点了,上尉在对讲机呼叫他也不应答。(最后还是受伤老兵托着飙血的手臂自己把rgp点了) 主角医疗二等兵更是屑中屑,一开始躲在车后面占着射击位思考人生不服从军令救人,也不为去救人的伤兵掩护被告上军事法庭(没错,这里面都是能者多劳,每次遇到危险都是伤兵去救伤兵或者伤兵冲锋,军医蹲着发愣)后面队友把他从清真寺营救出来的时候,他怕得要死,磨蹭着不上车,保加利亚人都说我们先回去吧,转头一看,这个二愣子不跟友军报告就居然跑回清真寺救小孩,且不说子弹纷飞的现场做圣母,你跑回去至少跟兄弟们说啊。 派遣士兵出城报信的士兵也很罕见,改没报告就全军覆没,而士兵被什叶派殴打脱衣,全程也不知道拔枪反抗,要不是保加利亚一波猪突冲锋救出俘虏,估计极端组织一下子可以大广场斩首5个,提前完成伊拉克大区的kpi。 上尉呢?这里面的降智上尉,拒绝处罚医疗二等兵,我还以为他有啥硬实力呢。进市政府以后不先找保加利亚指挥官讨论如何接敌,两人一顿探讨东欧与巴尔干的历史特点,兄弟,你不是来参加历史研讨会的,你是临危受命,收到上级指派来维稳的。战斗过程中一直纠结to be or not to be,说什么没人教你投降,弹药没了不得出去找或者要上级投送,你想着投降?整场打下来毫无阵亡,对面什叶派民兵全员灵魂枪法,全片2rpg,3迫击炮,火力弱。然后迫击炮一定要放广场空地上任由无后坐力炮和步枪挨个点名,索马里艾迪德民兵的重火力都比什叶派民兵强多了,波兰军队是怎么做到如临大敌,打的如此艰难的。
看到1时40分实在看不下去这坨屎了,另外一说,这部片子很多地方画音不对应,特别是敌方中枪的时候,声轨有提前,可能音速要比光速快吧……
观影首先是波兰军人不少人没有进入状态,这里可是战区,天天让人埋伏的战区,在私下内部开玩笑能理解缓解压力,但是在执勤时还能嬉皮笑脸的,小老弟腿就这么没了。再者就是波兰军队装备的差劲,怎么说也是北约军队,不知道实际是不是真这么差劲,夜视仪只有上尉的单筒望远镜(在危情13小时里每个人枪上都有,标配了),军用吉普居然要往上面粘防弹衣、钉木板。前风挡玻璃不防弹,车况好像半个世纪前的,看美军来办事时开悍马,真是天上地下啊。波兰就来2500人怎么看也应该把精锐开进来,哪怕是练练兵也好。保加利亚来的真是精锐,和他们明显两个气质。看资料保加利亚还有两辆BMP-2装甲车,这车叫装甲车看图片资料明显小轻坦,枪械口径几乎都能防御,对方恐怖分子只要不是RPG和迫击炮直接命中问题不大。开头一幕让新医护兵救人,怎么说也应该是全员掩护,就让一个车顶机枪输出,众人看戏,这个没有防护的车顶机枪真是坟墓好几个人都是在这放倒的,二等兵还不满意,怎么没人处罚另一个医护兵啊,看一会就明白了,另一个医护兵是两人属性的,打枪救人两不耽误
2015年9月由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卢卡斯泽维奇(Krzysztof Lukaszewicz)执导的战争动作电影《卡尔巴拉》(Karbala,2015)于波兰国内上映,用于纪念2004年4月发生在伊拉克卡尔巴拉市的反围攻作战 。
2003年美英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发动了大规模地面进攻,除了盟友英国外,另一个美国的欧洲盟友波兰也派出特遣部队(PKW Irak)参与了这次战事,尽管他出兵的规模相比英国要小的多。这是二战结束后波兰政府首次派出军事部队参与境外军事行动,因此起初波兰军方极为谨慎得仅派出总计183人的三支小规模部队。整个伊拉克维稳作战期间,波兰军人虽然最多时达到2500人规模,但在以美英联军为主的多国部队中存在感一直非常低。
2003年5月1日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为了有效控制其国内安全秩序,联军将伊拉克全国划分为四个区域,其中南方中央区划归波兰军队指挥。由于波兰军队本身人数不足,因此它在这一地区得到了来自其他多达22个国家的各个军事单位的支持。
此时伊拉克国内叛乱频发,参加叛乱的武装分子人数众多且成分复杂,既有前萨达姆政权政府军官兵、基地恐怖组织成员,也有伊拉克失业青年和对多国占领军不满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虽然叛军缺乏重武器,也没有较为统一的组织和指挥,但本着打了就跑和忽聚忽散的游击战术,还是令多国联军疲于应付,不敢大意。
卡尔巴拉省位于伊拉克中部地区,其首府是拥有50万人口的卡尔巴拉市,正处于波兰军队负责的南方中央区内。2004年4月3日正是穆斯林的传统节日阿舒拉节,大批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涌入卡尔巴拉市朝圣。当日夜,为了防止市区中心的市政厅遭到当地伊拉克叛军的袭击,在当地警察的请求下,波兰特遣部队派出了搭载16名士兵的两辆悍马装甲车驰援市政厅。到第二天上午,又有搭载8名保加利亚士兵的两辆BMP-2装甲车赶到卡尔巴拉,加入到守军对市政厅的守备工作之中。
4月4日下午,以伊拉克宗教领袖萨德尔的私人武装“迈赫迪军”(Mahdi Army)为首的伊拉克反叛武装,果然发动了以卡尔巴拉市政厅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袭击活动。萨德尔(Muqtada al-Sadr),生于1973年,是伊拉克什叶派著名宗教领袖。其父及叔叔是成立于1968年的伊拉克什叶派秘密社团“伊斯兰的呼唤”的创始人,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斯兰的呼唤由地下转到地上,成为战后伊拉克政坛上的重要政党,到2003年年底已经有100多万追随者。
由于萨德尔一直反对美国占领,呼吁美军撤出伊拉克,一些忠于他的伊拉克民兵逐渐形成了一个组织松散而激进的武装组织“迈赫迪军”。迈赫迪军的势力到2007年发展到巅峰,据美军估计当时约有6万武装力量。2008月3月伊拉克政府军对迈赫迪军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行动,由于损失惨重,两个月后迈赫迪军宣布不再进行反政府武装活动,这当然是后话。
武装分子事先在市内各个地点引爆了炸弹,试图引起混乱并分散当地联军驻军的兵力,数百名无辜平民在爆炸袭击中丧生。然而,波兰和保加利亚联合部队并没有为之所动,早在袭击发动之前的几个小时,他们就在市政厅大门周边利用汽油桶、车辆和沙袋构筑了简易却坚固的防守阵地,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决守住市政厅。见联军没有贸然出击,4日夜伊拉克武装分子发动了对市政厅大门的大规模袭击。由于缺乏重武器,第一波武装分子除了部分携带着AK47步枪外,也携带着诸如土制炸弹和砍刀等简易装备,只有少数人持有RPG火箭弹。因此在波、保部队的优势火力打击下,很快便乱了阵脚,在丢下几十具尸体后落荒而逃。
见第一个晚上的袭击没能拿下目标,伊拉克武装分子便改变战术,对市政厅采取长期围困的战术,每到白天就将目标围得水泄不通,并不断地对其放冷枪,一到晚上就动用各种手段对市政厅进行突击,甚至包括动用了使用五公斤重炸弹背心的人弹袭击者。面对武装分子的围困和扰袭,波、保部队也相应的,将手中的人员分为两班12小时轮换,这样既有效保证了人员的睡眠休息时间,又能一直监视着武装分子们的动向。值得一提的是,卡尔巴拉市当地警局的几名伊拉克警察,也和波、保部队一起全程坚守在市政厅的阵地。
武装分子连续围攻了三个晚上,都没能突破守军阵地攻下市政厅。此时,守军的粮食与弹药储备也即将耗尽,到第四天,来自波兰第18“别尔斯基”空军突击营的援军终于打破包围赶来救援,眼见围攻计划失败,伊拉克武装分子们也顿作鸟兽散,消失在了平民和废墟之间。根据波兰军方的估计,在三天三夜的围攻战斗中,联军一共当场打死至少80余名伊拉克武装分子,而联军自身则无人阵亡,只有一名保加利亚士兵为战斗中从屋顶坠落的瓦砾所砸伤。
虽然赢得了卡尔巴拉战斗的胜利,但战后波军也总结出一些自身弱点,比如装备较差、战争经验和弹药不足,但士兵所表现出的专业训练和非凡勇气弥补了这些不足。这些都为之后波兰特遣部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维稳任务提供了有效经验。
参与此次战斗的波兰士兵均来自波兰第17机械化旅第2步兵营,该旅前身是组建于1944年7月底波兰人民军第17步兵团,1962年重组为机械化团,并于1996年升级为机械化旅。截止今日第17机械化旅一直是波兰陆军中装备最现代化的部队。除了长期派部队参与在伊拉克的维稳任务外,2007年第17机械化旅也派出战斗小组参与在阿富汗执行维稳任务的波兰派遣部队(PKW Afganistan),并在2011年成为派遣部队第九轮轮换部队的核心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与卡尔巴拉战斗有关的两名波兰指挥官,在战后都得到了提升。其中直接指挥战斗的泽戈尔兹·卡利恰克(Grzegorz Kaliciak)上尉在2018年晋升上校,并调任第六国土防卫旅旅长,调动部队支援卡尔巴拉市政厅的托马斯·多曼斯基(TomaszDomański)中校在2009年晋升上校,并于2012年调任波兰驻罗马尼亚大使馆武官。
尽管波兰军人们在面对具有压倒性数量的敌人的袭击时获得了绝定性胜利,但这一战斗结束后很长的时间里几乎所有波兰媒体都没有报道过这一事件,参加这次的士兵们也没有收到任何荣誉奖励。直到2008年9 月,《波兰选举日报》(Gazeta Wyborcza)上出现了一篇关于对参加卡尔巴拉战斗的波兰士兵的采访,这一四年前的壮举才被波兰人所熟知。波兰媒体甚至形容道:“这是二战结束后波兰军队参与的最为血腥的战斗!”
很快,参加过这次战斗的波兰士兵们都被授予伊拉克之星勋章,这一勋章是自2007年起波兰共和国专门授予与伊拉克战事与维和行动的有关人员的,截止2010年共颁发了3803颗,其实本质上也不算什么高级别的勋章。到2015年,为配合纪念这一事件的同名电影的上映,所有参战人员又集体被授予波兰军功十字勋章。
而格泽戈尔兹·卡利恰克上尉则因其在战斗指挥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于2009年获得了波兰军事十字勋章(OKW),这是波兰为反恐怖主义活动或维持和平行动中的作出突出贡献的武装部队士兵和平民所颁发的荣誉,这是波兰在和平时期的战斗行动中所授予的最高军事奖励。影片中的主人公的原型正是卡利恰克上尉,此时他已晋升中校,影片也正是根据他在2015年4月发表的卡尔巴拉战斗回忆报告所改编,他还应邀担任了影片的军事顾问。
为了拍摄这部影片,波兰不惜将重型军事装备从海上运到中东地区,来追求场面的真实性。影片拍摄地的选择也一波三折,起初的埃及,但不久那里发生了革命;之后选在了伊拉克库尔德,但又遭遇了一次恐怖分子的袭击;再之后又选在了土耳其南部,然而随着叙利亚内战局势的升级,这一地区的局势也变得非常紧张起来。最后,才确定约旦为最终拍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