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在一个工业园里大量出现!
弦人队长率领特怪对分队迎击怪兽,但它们还是接二连三地冒出来。
发生怪兽灾害的工业园或许和专门处理怪兽残骸的企业内克洛马斯之间存在某种特殊的关系,特怪对分队立马找到了内克洛马斯的CEO真伏博士。
内克洛马斯的研究所现在正在研究的东西叫做“达姆多可辛”,这种东西触及到了生命的根源,可以实现生物的长生不死,研发马上就要完成了。
就在这时,自称宇宙霸主的达姆诺星人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达姆多可辛”的储藏柜也同时遭到破坏,这东西将研究所里的怪兽样本全部吸收,变成了恐怖的怪兽“妖骸魔兽 贡基尔刚”。
现在,以日本的首都为舞台,布莱泽奥特曼和特怪对分队与怪兽之间的壮烈决战正式拉开帷幕!
先说优点:
1.不忘初心
基本贯彻了剧版风格,对小队以及贤人家庭中人物的刻画还是可以打满分的
2.别出心裁
像布莱泽初登场时的猿神冒头(剧版第一集也是),在镜头固定几秒后又突然从旁侧冲出的设计(不知为何第一反应想到了国产影片西游降魔篇里村妇水中打鱼妖的镜头晃动)也有像战胜后阿斯加隆的匆忙下线,快要倒地又被布莱泽扶起的剧情等等
可以说剧版是每一集设置少量的亮点,以满足观众挑剔的胃口和激发每周追下去的兴趣,而电影就是一个小杂烩,看着看着竟有一丝感动
3.进步的特效 拟真的场景
看得出来,主创制作出了更加逼真的 远景皮套+近景实拍 式的画面,有公路视角,公园视角,类似于当时艾克斯打美杜莎被石化,由海边行驶汽车远观石像的那段,但技术一般,也足以衬托当下特效技术的进步了
4.演员演技在线
企业老板(应该是老板吧)最后抱紧儿子的哭戏,看了还是挺触动的,但也只能说是演技打动人
来说问题:
1.掉渣的boss 德凯剧版级别的皮套风格(个人向)
看德凯的原创怪兽皮套一看一个别扭,常常是大块的饱和度拉满的颜色,加上一些不能说是加分项也不能说是鸡肋的触角或者爪子的设计。我严重怀疑当初的设计师参与了这个boss的设计,不明所以的傲娇标配双马尾,被初代用硫酸烫过的脸,还有手上两副怎么看都违和的爪子,要素齐全。以至于压迫感甚至不如剧版的两只精英怪,这厮不就是德凯boss的翻版?
电影里蓝眼睛的小怪也是一样,与剧版其他几个生物感拉满的怪兽相比,“卡通”得不像出自同一个设计者或同一风格的设计者之手
另外,主创有意而为之地把决战场地放在一个巨型建筑旁边,似乎他们也有信心把这打造成像迪迦海上决战那样的具有标志性的场景。有一说一,模型很漂亮,但也只是漂亮了。预告骗里布莱泽“战败”的这一倒,疑似致敬泽塔的十字架式射线,飞走时留下的“一”型痕迹(无端),综合这一系列,让人有些难绷
2.突兀,还是突兀
“外星人”的全息影像毫无征兆出现;勇夺国际什么比赛大奖的十二岁小孩轻易黑进企业大楼网络;小孩的面具和“吉利服”依靠亚波人特效和牢大的鼠来宝音效完美遮掩粗制滥造的痕迹;酷似吴孟达的公司员工竟突然反叛,说要跳槽去其他公司吃软饭,不知道从哪淘到的手枪,连续两发射击近在咫尺的公司老总上演空枪大法(可能不想伤人命,只是击退),追击“外星人”和吴孟达的两拨人奇迹在天台相遇,“外星人”从旁边经过,贤人你为什么只是看着?贤人劝吴孟达投降因为外面都是成龙,而大叔高呼“我还想做个好人”后匆匆领了盒饭,小孩因为缺爱创造了怪兽,又被怪兽吞噬,他只是想被爱他有什么错?上一秒喊着最讨厌,被救出来后光速和好,原来怪兽里住了杨永信,一切突然合理了起来(原谅我快蚌埠住了)
总之,在这个对熊孩子几乎零包容的网络世界,单凭剧中小孩的主观行为就能招来一堆骂,你哪怕说是被外形控制了弱点,也是好的啊,前期拍得不错,只是后期请神请到了甲级罪犯,恐怕久弥直树也写不出来这玩意
3.12分钟的超长堪比半部总集篇的前情回顾,便秘的一小时大怪兽首都激战,极力打造强敌形象,可他有这个能力吗,去年输德凯,今年输布莱泽,明年再输亚克,接下来呢,没得输了
补充优点:没有在国内电影院上映,省了票钱
第一次写影评。本来打算只是简单写个评论,长话短说,后面越写越起劲,干脆来发影评了…
就这样,解散!
首先是这部大电影的主题,应该是分为两种。 科技 “过度发达的科技将会成为人类的弊端,所以火种必须被熄灭。” 这是电影之中,化身怪兽的佑树咆哮而出的话语,但是剧中并无针对这个方面进行详细解答,所以我只能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发达的科技真的会成为人类的弊端吗?这个前提我并不认可,假设是不是有弊端我们就不发展了,或者说为了避免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弊端我们宁可退回原始社会。 这当然不对,所以我们发现并揭露科技的弊端是为了扮演一个理性批评者的角色,比如有人发现了佛里昂对臭氧层的害处并没有使人类停止使用电冰箱而是采用了其它的冷媒。 人类发现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之后,并没有停止使用相关的燃料,但是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来限制温室气体得排放。 同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人类是知晓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的,但在此之后,人类也开始积极的去改善失误,去填补空缺,这样的弥补是长久的在进行着的,网上一搜就能出现一大堆正在进行的环保计划。 科技的发展固然有弊,但永远是利大于弊,科技不等于武器,科技是用来给予普通民众幸福的产品,只要合理运用,无论是何种科技,都只会处于造福一方的处境。 固然,环境的保护与科技的遏制都需要一代代的薪火传递,我们这辈是无法做到完全将环境改造至理想状态的,我们不得不将这项重担交给子子孙孙,但这也是不得不完成的使命。
家庭 大电影的主要剧情,其实是在表达父子之间的矛盾。 佑树因为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又因为事业的问题无法无时无刻陪伴佑树。 父亲认为自己只要给佑树买做好的东西和上最好的补习班就算弥补了,因为佑树的懂事和沉默,真田从来不会顾忌佑树的情感,依旧认为他是个孩子。 可就想剧中说的一样:“孩子总在不知不觉中就长大了。”等到那时候去弥补已经根本来不及了。 佑树他不需要玩具也不需要最好的东西,他想要的只是父亲的一个认可、一个陪伴、一个“我爱你”而已。 但佑树的整体表现已经超过了缺爱和孤独的范畴,他操纵导弹轰炸工厂,以常识来判断,那么断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全员撤离,这是必定有死伤的情况,后来轰炸城市,毁灭国会大厦,一切由感情驱使毁天灭地。 所幸在后日谈中谈及他已被军方监禁,否则这部田口清隆贯以真实向口碑的作品将会在此地打个折扣。
电影 电影本身是不错的,拍摄的手法、特效的华丽、模型的精致,一切都在新生代至令和时期的剧场版中呈一个优秀的位置,但是剧情还是较之薄弱,后日谈这种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看,所以这就导致只看了大电影的观众会认为佑树未受惩罚而影响观感。
大电影的结局是完备的合家欢,也算给布莱泽TV正式落下了帷幕。
实际上较之于TV,我个人对这部大电影还是较为失望,开局十二分钟都是在回顾TV剧情,剩余剧情也只能说是佳回的单元回,1个小时的体量也就像是上下集被分开延展而已。 佑树所说的: “大人都是肮脏的,这一些技术终究会被利用。” “不要将一些烂摊子留给孩子” 这些批判性的话语,看似很有道理,但其实更像是一个中二病少年的无病呻吟,未来的事谁也不知,过早的批判只会显得可笑。
這玩意兒被罵就純純活該洗不了,關鍵是你編劇,導演你想表達啥?你想告訴觀眾什麼?,那從觀眾的角度來說,我來看你的故事,你想表達什麼?你想告訴我什麼?其實就是那麼簡單的一個問題,實話實說一開始都是還可以的,但是問題就在於當小孩哥發射導彈的時候,那這一切都變了,觀眾從看你講故事,看你想表達什麼,變成了我想看這孩子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我想看這孩子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觀眾期望的變化以及情緒的變化到這個份上,說白了你的前面的鋪墊這些告訴觀眾的東西就已經全部沒用了,再說難聽一點,你的故事就已經徹底失敗了,那其實到這一步雖然說失敗了,能不能補救呢?其實可以那就是滿足觀眾的心理預期,那觀眾的心理期是什麼呢?就是給代價給懲罰嘛,問題是更抽象的是最後啥也沒有,從觀感上並沒有在整部劇中讓觀眾看到這小孩付出了任何一點代價,屁事沒有,手牽著手然後就走了,那本來就炸了,那現在就更炸,而且這個小孩哥並不是沒有對比的,他會被拿來比,他對象就是知树嘛,和同基本上一樣的設定啊,同樣的天才,TPC的網絡隨便進,基本上同樣的環境對吧?,在已經奶奶抽象魔怔的情況下,仍然相信著光,相信著奧特曼,最後黑了b區,拉高電量當充電寶,那這麼一對比那就更爆炸了,而且是徹底爆炸,綜上所述,這劇場版被罵也就不奇怪了,就純純的活該,那都這樣了,其實還能不能補救?其實也可以,因為還有個東西叫廣播劇,在廣播劇裡宣佈懲罰宣佈代價,雖然沒有讓觀眾直觀感受但也還能補救,但是這個就必須得重了 否則你理解就好了,問題是他也不,然後搞了一個最蠢的後手,一切完了之後出來解釋,哎呦我這個東西是這樣的,我們其實是那樣的,那這樣的行為在觀眾眼裡叫什麼?叫逃避責任,叫避重就輕,那後果就是接著炸
“其实小孩子啊,往往会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一下子就长大了。 再怎么说也不可能突然长大到50米吧!” 这部剧场版的立意是挺好的,毕竟布莱泽作为第一部人间体主角身为人父的奥特曼,父与子之间是很值得刻画的,可惜TV并没有深挖,所以对于这部聚焦于父子之间的剧场版,我是很期待的。
然而这部剧场版虽然讲了一对父子,但却没有做到跟弦人这边联动起来,只能说浪费这么个主题,而且,小孩也有点用力过猛了,搞了那么大的破坏(天才少年操纵导弹制造怪兽),值得吐槽的是,弦人这个爸爸是真的不称职,儿子发现了妈妈的异常,打电话给弦人,弦人却在敷衍儿子,本来以为是弦人知道隐情,合着原来他都不知道自己老婆怀上二胎啦? 这部的剧场版前面还有一段时间的TV回顾,只能说就是一部加长TV剧集而已,看点也就只有阿斯特隆的高光了(贴脸啵嘴对波和咬掉触角),另外TV里没有的小队到弦人家里的聚餐在这部剧场版里给补上了。